王建皓:文学路上的“追梦”青年
新即墨
2025年04月01日
新即墨2025年04月01日03版面


脑瘫、作家,人们平常很难把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。近日,记者走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--王建皓,看这个出生半年就被诊断为脑瘫的男孩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文学殿堂,用笔尖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
“大家好,我叫王建皓,今年24岁,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。其实,脑瘫只不过是个学术名字,我不能因为这个让自己不开心,我就是要撕掉这个标签……”眼前这个乐观开朗的男孩就是王建皓。
2001年,王建皓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,然而谁也没想到,仅半年时间,王建皓的父母就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。王建皓的妈妈吕成香介绍:“长到六个月,这孩子还不会坐,不会拿玩具,也不会咀嚼,还吃奶粉,吃不了硬食,小嘴往外拉拉,爬就更不用说了,医生说这是脑瘫当中的‘四肢瘫’,嘴不会说,手不能拿,脚不会走。”
“先天性四肢脑瘫”,这一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,让王建皓的父母措手不及,医生给的建议是康复治疗加打营养针,但不能保证需要多久、花多少钱才能有所好转。吕成香不认命,她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,借钱陪伴王建皓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康复之路。为节省开支,吕成香跟医生学起了按摩,这样,王建皓就可以每三个月去医院进行一次康复治疗,在医院待一个月就可以回家“治疗”了。
“他的舌头像个大疙瘩一样萎在嗓子里,我就用手绢给他捻、往外拉,康复老师都说我太狠了,拽的力度大了,他舌头都被我拽出血来了。我觉得如果不加大力度,孩子康复效果就不好。就这样,我用这种方式不断地刺激他的口腔,到四、五岁的时候,他叫出来了,虽然叫得不清楚,但能听出来叫的是妈妈,我瞬间泪崩了,全家也都跟着掉眼泪。”回忆起王建皓第一次开口说话,吕成香依旧哽咽。
从开口说话,到迈出人生第一步,慢慢地,王建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。随着一切都在向好发展,9岁那年,吕成香把王建皓送进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。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,校长提出一个要求:全程陪读。
“我每天背着书包把他送到学校,收拾好书包,他上课我就在外面等,下课再把他领出来。他学习成绩不错,基本都是90分以上,甚至能考到98、99分。”这一陪就是6年,吕成香说,因为身体残疾,他人异样的眼光让王建皓很是苦恼。
“好多人说我是傻子,听到这些声音我很自卑,就不想去上学了。但是,妈妈一直陪伴着我,她不断鼓励我,给我信心,我才坚持了下来。妈妈说,孩子你要把头抬起来,能抬多高就抬多高,不管谁说你嫌弃你,都要大大方方地去回应,不避讳自己的身体状况,话说出去,他们爱怎样怎样,你要学着阳光。”王建皓说,妈妈的陪伴和鼓励让他“茁壮”成长。
提起写作,王建皓告诉记者,起初,他对写作根本没有多大兴趣,因为跟正常人相比,他的手不受控制,需要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,才能保证字迹相对工整,更不用说写作了。真正对文学产生兴趣、“进军”文学圈,还要从初中语文老师张欣的一次“逼迫”说起。
“当时,写作文要求一节课写600字,我达不到那个速度,只写了450个字就上交了,老师给我打回来,说你必须写够600字,你要多付出一些时间,才能和别人一样。回家后,我用心修改到600字,老师觉得这篇文章非常好,推荐发表在校报上,我非常激动,从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”王建皓说。
从那以后,王建皓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,因为自身的特殊经历,他写的大都是亲情方面的文章,那些痛苦中带着温暖,温暖中充满励志的作品,不仅刊登在越来越多的报刊杂志上,也在多个大型比赛中获奖。
“从《即墨教育报》到《青岛晚报》,到《山东工人报》,再到《中国青年报》《世界日报》《散文百家》和《读者》等等,刊登的一篇篇文章都是我一步步努力的印证。其实,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,会发出不一样的光。”王建皓说,从2019年陆续投稿开始,短短几年时间,他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上发表的作品就已经达到10万字,远远超出山东省作家协会的申请条件。2023年,王建皓如愿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。在他的会员证上,记者看到他的笔名——追梦。王建皓说,起这个名字,是寓意自己不认命、不服输,一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前进。
王建皓说:“一朵花,我觉得它含苞待放的时候最好看,一个人,在他努力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才会闪光。下一步的目标,首先我打算出一本专集,再就是把我的故事写下来,让更多人知道,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和梦想。”
“我和王建皓一直有联系,他取得什么成绩,都会第一时间跟我汇报,所以他的成长经历我比较清楚。他有上进心,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,总是锲而不舍地去努力,作为老师,我为拥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。”张欣说。
现在,王建皓已是一名大三学生,就读于山东现代学院中药制药专业,除备考研究生外,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短视频,用线上+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给准备中考、高考的学生辅导写作、阅读等课程。现在,他的公益课堂已经有20多个学生。
王建皓说:“只有把自己的心境打开,才能撕掉‘脑瘫’这个标签,我现在已经撕掉了,我的新标签就是我是王建皓。”
上图为王建皓(左)与老师交流。
下图为王建皓日常康复锻炼。
(黄璐璐 迟铭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