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新即墨
2025年04月01日
新即墨2025年04月01日01版面

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。
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为即墨乡村文化振兴锚定了方向、擘画了蓝图。2025年,即墨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树立新风尚、培育新农民、建设新家园为目标,以“铸魂、育德、惠民、兴业”为行动纲领,聚焦理论宣讲、文明实践、移风易俗、文化惠民等工作,推动形成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凝心铸魂,理论宣讲“接地气、冒热气、聚人气”。擦亮“即宣即讲”宣讲品牌,开展理论宣讲“三个一批”活动。建设一批宣讲阵地,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、地校共建文化技能小院、红色驿家、红色物业、“两新”组织等平台建设,探讨开展“宣讲+社会治理”模式;培育一批宣讲达人,深入挖掘全区各类宣讲典型,通过举办即墨区百姓宣讲大赛等形式,选拔培育一批优秀基层宣讲骨干;开展一批特色宣讲活动,组织举办“即宣即讲”全区先进典型宣讲报告会、巡回宣讲、宣讲村晚等特色活动,深入社区、村庄、田间地头、商超开展宣讲,推出一批具有即墨特色的优秀宣讲短视频和文艺作品,让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“宣”出特色、“讲”入人心。
崇德向善,文明培育“树新风、破旧俗、育沃土”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、一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,统筹推动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。围绕助人为乐、诚实守信、敬业奉献、孝老爱亲、见义勇为等道德理念,深入挖掘并积极对上推介身边典型人物事迹,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。充分利用好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组织群众经常性开展文艺文化活动。推进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,组织开展“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”活动。通过电影下乡、乡间小舞台、小剧小戏演出等媒介,将移风易俗传播到家家户户。深化新时代结婚礼堂建设,举办集体婚礼,倡导婚事新办、婚事简办。
惠民乐民,文化活动“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热度”。坚持“政府引导、社会协同、群众参与”的共建机制,常态化开展好“我们的中国梦”——文化进万家、“我们的春晚”等文化惠民活动,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“十百千”工程,挖掘基层文化人才,实现“骨干带团队、团队带活动、活动带群众”的良性互动。打造“全民阅读社交化”模式,评选即墨区“阅读推广人”“阅读活动品牌”“阅读推广场所”,通过搭建多元文化阅读平台,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共建,形成“人人可参与、处处能共享”的立体化书香网络。做大做亮“坐最美轻轨·赶千年大集”活动品牌,整合特色大集、民俗庙会、电商直播、文旅平台等资源,开展好“海洋大集”系列活动。
融合共生,文旅发展“彰特色、添动能、促共富”。创新“非遗+”融合发展模式,打造“非遗大集”品牌,引导开展非遗项目研学、“非遗进景区”等活动。构建“文化为魂、旅游为体”的融合发展格局,根据本土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,结合历史传说、民间故事、非遗手造等元素,组织开展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“海洋温泉节”等主题活动,打造体现民俗特色的老酒节、动漫展、学子推介即墨、地特产品展销会等文旅活动品牌。推出多条精品线路,实施“民宿点亮乡村”行动,培育鹤山、鳌山湾等民宿集聚区。实施“乡村文明浸润工程”,培育庄户剧团42个,在各行政村开展“送戏下乡”,计划组织开展“文化惠民柳腔演出”100场,推动文明乡风落地生根。
(杜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