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制造到智造,从代工到品牌,从线下到线上——
数字赋能,即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突围
新即墨
2024年10月22日
新即墨2024年10月22日01版面

在酷特智能智造工厂体验区,站在大屏幕前拍照,身高、体重、胸围等数据立马显现,7个工作日后,一套满足个人需求的西服就实现交付。
2007年,酷特智能开始专注研究“个性化定制”转型之路,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构建高效的数字化运营体系,实现了“一人一版、一衣一款、一件一流,7个工作日交付”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。
酷特智能的变化,是即墨区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从制造到智造
走进即发智能化纺纱工厂,200多台设备轰鸣运转,除个别关键环节外,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入库,全部由机器人或吊挂完成。这也是青岛市首个启用的智能纺纱项目,智能化水平国内领先。
在雪达集团,公司通过科技创新,将着力点放在功能性面料的研发上,其自主研发的天然植物纤维、光能抗菌纤维纺织品、生物医药纺织品等众多功能性新产品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。
11家企业完成各级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、自动生产线认定,即发集团首条年产1000吨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线运营,红妮制衣建设绿色无菌可视化智能工厂……近年来,即墨区将纺织服装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,通过数字赋能、科技赋能,不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迈上新台阶。
目前,即墨规上纺织服装企业85家,“链主”企业3家,拥有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2家,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、专精特新企业67家、隐形冠军企业2家。2024年上半年,全区85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完成产值80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。
从代工到品牌
近年来,即墨区加快培育童装品牌,驱动产业竞争力升级——注册“即墨童装”地理标志,组织百余家童装品牌企业抱团参加上海孕婴童展、京正孕婴童展等高端展会,打响“即墨童装”区域品牌;建立品牌项目培育库,将93家企业118个品牌纳入培育库,培育了禾雀、盛凯安琪、棉来啦等一大批童装自主品牌。
在即墨服装产品中,童装占比高达52.3%。据摸排,即墨有近300个童装品牌,童装企业近3000家,年产童装近3亿件。即墨与湖州织里、广东虎门并称为全国三大童装生产基地,先后荣获“中国童装名城”“世界级童装产业集群先行区”“最具品牌潜力产业集群”等国家级称号。
童装已成为即墨纺织服装业的重要一极。
从线下到线上
“家人们,这是今年最新款卫衣,质地柔软,穿着舒服……”在即墨服装市场一家服装店里,店主李静正在直播。李静经营一家店铺,主要销售鞋、卫衣、提包以及女装。2019年,她从线下转为线上。如今,账号粉丝已达80多万。
在即墨服装市场周边,像李静这样的电商销售商户超过2000家。即墨区于2020年投资建设直播电商数字经济产业园,入驻墨云直播、腾讯看点、青创城等直播电商机构,组建青岛市直播电商行业协会,培育孵化网络主播,辐射带动服装市场及周边直播商户。今年4月26日,在品智公元三楼,产业互联网社区迎来首场品牌直播活动。直播持续7个多小时,观看量达389.7万人次,当日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000万元。品智公元是即墨国际商贸城引入的创新综合体项目——以直播经济为牵引,促进传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。
据统计,2023年,即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35亿元,开展电商零售业务企业5349家,开设网店21122家,直接从业人数21989人。带货主播累计888人,直播14.2万场,直播实现零售额超23.5亿元。其中,服装鞋帽、纺织品网络零售额占全区实物一级行业累计比重高达50%。
图为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个性化定制车间。
(王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