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版/ 03 版:民生 /下一版  [查看本版大图
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
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

一位老兵的红色情怀

新即墨 新闻    时间:2025年05月09日    来源:新即墨


  战友相聚。

  胡敦河(右二)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。

  参观红色书屋。

  


他是一名退役老兵,曾参加过南疆保卫战。在战场上,他机智勇敢、作战顽强、血书请战、火线入党,荣立个人三等功;退伍回乡,他抓住机遇,自主创业,创出一番天地,不但为家乡人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。他就是中共青岛胡氏集团党支部书记、青岛爱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敦河——


  在即墨区东南部,有一个青岛顺美工业园,这里聚集30多家企业,涉及教育、汽车销售、电子商务、信息技术及机械制造等领域,充满生机和活力。园区里有一处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地方——爱华教育红色书屋,这里不仅汇聚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献和资料,更承载着退役老兵胡敦河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深深的历史责任感。
  走进红色书屋,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,书屋内部设计简约而不失庄重,展柜中陈列着胡敦河收集来的各种红色文献和资料,包括革命历史书籍、珍贵照片、纪念章等。每一本书、每一张照片、每一件展品,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。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,也见证了一位老兵的红色情怀。

军旅生涯缔造红色基因

  胡敦河是中共青岛胡氏集团党支部书记、青岛爱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爱华教育红色书屋创始人,也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立功退役老兵。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,胡敦河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和荣耀。他说:“从小我就听过很多战斗故事,也看过很多革命书籍,长大后一直梦想做一名军人,用一颗赤胆忠心报效国家。”1978年3月,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,18岁的胡敦河放弃考大学的机会,毅然弃笔从戎参军入伍。
  1979年2月,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夕,胡敦河所在的部队接到支援前线作战的动员令,他热血沸腾,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主动请战。连首长问胡敦河:“上战场十分危险,随时都有牺牲,你有什么条件胜过别人?”胡敦河回答:“我从小就能自己缝补衣服,织毛衣。”话音刚落就引来众人笑声。连首长没笑,继续问道:“还有什么?”“上高中时我手工自制一架照相机。”“做针线活证明你心细,自制照相机证明你脑袋瓜灵光,好样的!批准你了!”连首长一锤定音。在战场上,胡敦河机智勇敢、作战顽强,多次与战友们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。由于表现突出,他不仅在前线入了党,而且荣立个人三等功。这段军旅生涯铸就胡敦河不怕困难、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,更为他的人生涂上了鲜明的底色。

自主创业迸发红色力量

  1982年12月,光荣退伍的胡敦河回到家乡即墨,进入一家乡镇企业工作,他立志利用在部队所学成为一名军地两用人才。胡敦河说:“从入伍那天起,我就告诉自己永远是个兵!穿上军装,我是个能扛枪打仗的兵;脱下军装,我是个能建设国家的兵。”
  1983年,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胡敦河抓住机遇,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。接下来的十多年里,他创立了多家企业,涉及金属制品、农业机械、塑料包装、印刷材料、电器、服装、鞋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。经过17年的打拼,2000年,胡敦河建起了一个占地50余亩的小型工业园区,同年,青岛胡氏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并获批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。同时,成立了即墨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,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。    胡敦河始终坚定地认为,有了党的领导,企业这艘大船才能破浪前行,永不偏航。
  2004年,胡敦河创建第二个工业园区——青岛顺美工业园。如今,胡敦河早已将公司业务扩大到教育、汽车销售、电子商务、信息技术及机械制造等领域。胡敦河致富不忘回报社会,他不但为家乡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而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,先后被评为“青岛市青年企业家”“青岛市爱心慈善家”。先后担任过即墨三届政协委员、即墨工商联合会副会长、即墨科技协会副主席等职务。就像胡敦河本人一样,他的企业也有着军人一般的气质,正直、诚信是它发展的基本准则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是它的指导思想。胡敦河始终认为,企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,挑战和机遇并存,光荣与责任同在。

红色血脉薪火相传

  胡敦河一直觉得自己是红色文化的受益人,是红色文化教育让他拥有开拓进取、一往无前的勇气。因此,无论做哪一行,在他内心深处,那份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从未改变。
 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,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。“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。”受此启发,胡敦河决定自费创办一间“红色书屋”,传播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,让红色文化瑰宝永续留存、泽惠后人。2024年8月21日,胡敦河投资500余万元创建的青岛爱华教育红色书屋隆重揭牌。
  红色图书哪里来?胡敦河先在亲朋好友中广而告之:谁家有旧书千万别扔掉,请送我这里来,我给你保管,还给你的书登记造册,书的所有权还是你的。很快就有人送书上门,他便立即安排公司宣传部采访拍照写报道,图文并茂地在公众号上推出。这两步棋一走,书屋缺书问题迎刃而解,大家一传十、十传百,送书者络绎不绝,不到半年时间就收获万余册“宝书”。
  如今,爱华教育红色书屋不仅拥有红色革命书籍20000余册,而且收集和展示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展品,包括革命时期的文物、文献、音像资料等,通过展品背后的故事,让参观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红色文化的魅力。
  这家红色书屋,不仅是一个展示红色文化的场所,更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革命精神的阵地。在这里,胡敦河定期组织红色讲座、主题展览等活动,邀请专家学者指导讲课,让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教育。他还与多家学校合作,将红色书屋作为教育实践基地,组织开展研学旅行、社会实践等活动,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与伟大。

无私奉献彰显红色担当

  胡敦河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他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上,更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上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践行着一个退役老兵的责任与担当。
  2017年,胡敦河与当年的一些战友取得联系,建立微信群。在战友群里,大家互相问候、热情交流,聊不完军营生活,道不尽战友之情。看到此情此景,胡敦河决定在青岛组织一次战友聚会,考虑到一些战友经济条件不太好,他便主动承担了全部费用,并且邀请战友夫妻同行。2017年的夏天,6辆大巴车载着200多位老兵及家属在青岛、烟台、威海游览6天,这是阔别40年的战友们第一次相聚,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,很多老兵感慨万千,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  2019年,胡敦河又出资组织了第二次战友聚会,并且远赴云南给牺牲的战友扫墓,不仅告慰了为国捐躯的英灵,也圆了很多烈士家属的梦。2024年春天,胡敦河再一次出资组织了一次祭扫活动。多年来,无论哪位战友需要帮助,胡敦河都是二话不说,能出钱出钱,能出力出力。对于自己的付出,他十分淡然:“赶上好时代,有了国家的好政策,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,有了很好的发展。我就应该用我所得回报社会,为战友们、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”
  爱党爱国、拼搏创业、传承精神、回报社会……这就是一个老兵的内心独白,也是一个老兵的精神世界。胡敦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践行着一个退役老兵的军人本色和责任担当,也为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、弘扬革命精神树立了榜样。
(融媒记者)